华强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实时热点 > 梦天实验舱逐梦太空 中国空间站首次形成三舱结构

梦天实验舱逐梦太空 中国空间站首次形成三舱结构

来源:互联网 2022-11-02 08:21:09实时热点10
10月31日15时37分,搭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梦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后续,梦天实验舱将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

梦天实验舱逐梦太空 中国空间站首次形成三舱结构_图片

10月31日15时37分,搭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梦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成功。

后续,梦天实验舱将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完成有关功能测试后,梦天实验舱将按计划实施转位。

转位之后,中国空间站三舱“T”字的基本构型完成,整个中国空间站也将完成在轨建造。

梦天实验舱逐梦太空 中国空间站首次形成三舱结构_图片

图源:中国载人航天官方微信

天地共同完成了哪些准备工作?梦天实验舱发射成功意味着什么?我国下一步将有哪些太空探索计划?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配备8个科学实验柜,梦天实验舱能完成哪些科学研究?

在梦天实验舱发射之前,我们的空间站还完成了一次“变身”。

此前我们的空间站组合体是“一”字构型,主要舱段为天和号核心舱和问天实验舱,为了迎接梦天实验舱的到来,在2022年9月30日,问天实验舱完成转位,空间站组合体变身为“L”字构型,当梦天实验舱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后,我们的空间站就会从现在的“L”字构型变身为三舱“T”字构型组合体,形成完全体。

虽然都是实验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的功能会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科学首席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顾逸东指出,空间站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近地空间研究基地,要努力争取在前沿基础研究领域进入国际前沿,在应用基础和新技术方面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高质量科技供给,产生显著效益。

研究包括空间生命科学和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空间天文和地球科学以及空间新技术试验等领域,共32个主题,三个舱共布局14个压力实验柜。

而梦天实验舱就配备了8个科学实验柜,主要用于微重力物理科学等研究,包括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热物理、微重力燃烧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和基础物理等学科。

为了梦天实验舱发射,天地共同完成了哪些准备工作?

梦天实验舱逐梦太空 中国空间站首次形成三舱结构_图片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总工程师汪赛进:梦天实验舱发射之前,我们空间站的组合体也要进行180度掉头转倒飞,这样就是为了梦天实验舱与空间站组合体实施后向交会对接,与核心舱的前向对接口实施对接。

此次梦天实验舱与空间站交会对接,是我国空间站有航天员在轨驻留期间进行的第二次空间交会对接。

任务前夕,地面科技工作者与神舟十四号乘组三名航天员共同进行了天地沟通。

梦天实验舱逐梦太空 中国空间站首次形成三舱结构_图片

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总体室副研究员张建丽:我们针对“梦天”的手控遥操作交会对接,进行了一个在轨的训练,然后天地一起针对这个对接的一个重点,还有一些变化的内容进行了一些复盘和学习。

乘组可以自己根据我们上传的一些要点、程序、手册来进行自己的复习,有问题我们也会随时解答。

除了要迎接已经到来的问天实验舱,他们还将迎来梦天、天舟五号和神十五等多艘飞行器来访。

这些“访客”将会带来大量的应用实验装置、样品材料、备品备件等,所以在梦天舱来临前,航天员们也通过物资管理系统,将空间站内的物资整理存放,确保后续任务有序进行。

为何实验舱发射都选在文昌航天发射场?

梦天实验舱逐梦太空 中国空间站首次形成三舱结构_图片

2021年4月,天和核心舱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今年7月24日,问天实验舱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我国有四大发射基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和文昌航天发射场。可为何实验舱发射都选在文昌航天发射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长聘教授称,只有文昌是属于海滨发射场,载荷的运输可以通过海运抵达。

其他发射场都属于内陆发射场,载荷运抵发射场只能通过列车,列车运输对于载荷的最大包络有限制,一般来说不大于4.5米。

所以,天和、问天、梦天都选择在文昌发射,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空间站的三大舱都是属于重型载荷,都有20吨左右的质量,其包络超过了火车运输的包络范围,只能走海运,因此只能在临海的发射场发射;二是文昌发射场是我国第一个低纬度滨海发射场,具有发射能力强、射向更宽、运输更便捷等优势。”

中国空间站是如何从无到有、一步步组装建造的?

以下是中国空间站大事记

2011年9月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发射,这是我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标志着我国拥有了自己的空间实验室,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迈入第二步第二阶段。

2011年11月

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完成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

2012年6月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太空“牵手”,航天员首次进驻天宫一号,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全独立自主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2013年6月

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轨飞行15天,并与天宫一号分别进行了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这是我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进行应用性飞行。

2016年9月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发射,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也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太空实验室。

2016年10月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形成组合体,航天员在天宫二号进行了为期30天的驻留。

2017年4月

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完成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这是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的收官之战。

2020年5月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标志着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拉开了中国空间站建设的大幕。

2021年4月

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为后续关键技术验证和空间站组装建造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1年6月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飞天,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2021年9月

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及天舟二号组合体完成交会对接,这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货物运输系统的第二次应用性飞行。

2021年10月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天舟三号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这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决胜之战、收官之战,也是空间站在轨建设过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之战。

2022年5月

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中国空间站由关键技术验证阶段转入建造阶段。

2022年6月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这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在轨驻留6个月,将首次实现在轨乘组轮换。

2022年7月

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发射升空,成功对接天和核心舱,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入问天实验舱,中国航天员首次在轨进入空间站科学实验舱。

从天宫到“天宫”,从梦想到现实,全面建设航天强国

梦天实验舱逐梦太空 中国空间站首次形成三舱结构_图片

图为中国空间站示意图

天宫,一个中华民族的古老传说,承载了中华民族关于浩瀚星空的向往。

如今,随着梦天实验舱的加入,中国人建造“太空家园”的梦想将成为现实。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介绍,今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以后,工程将转入为期10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

初步计划是每年发射两艘载人飞船和两艘货运飞船。

随着空间站的“扩建”,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乘组的6名航天员将有共同在轨驻留的机会。

两个乘组都将“出差”半年,并首次进行在轨乘组轮换,实现空间站不间断有人驻留,两个乘组的6名航天员将共同在轨驻留5-10天。

这意味着,空间站在轨建造完成后,中国航天员将在太空中“会师”,创造中国航天的历史性时刻。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表示,中国空间站的神圣使命就是成为太空中的中国国家实验室,支持科学家从事前沿科学探索、空间技术研究和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这个平台,将为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科学家和其他国家的科学家提供科研机会,为人类和平开发利用太空作出贡献。”周建平说。

着眼于空间站的未来建设,我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已启动。

未来将选拔出的12至14名预备航天员,包括航天驾驶员7至8名,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5至6名。

未来,他们将作为中国航天员队伍的新成员,开启探索浩瀚太空、建设航天强国的新征程。

征途漫漫勇毅前行,踔厉奋发梦天梦圆。

下一站,天宫空间站,让我们一同期待!

发表评论(0)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